返回首页

电缆生产车间的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230 2024-04-09 21:16 admin

一、电缆生产车间的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为了排查电缆生产车间的安全隐患,首先需要对生产车间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其次要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发生。

另外,要加强对生产车间的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

同时,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紧急应对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

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内容?

安全隐患排查内容有:

1、日常隐患排查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危险化学品的检查和巡查。

2、综合性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排查。

3、专业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主要是指企业根据行业特点或者对电气、设备、消防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排查。

4、专项隐患排查专项隐患排查是指危化品管理、职业健康、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等时期等进行的专项隐患排查。

5、季节性隐患排查季节性隐患排查是指根据企业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1)春季以防雷、防火、防风、防冻、防静电等为重点。2)夏季以防火、防雷、防汛、防暑降温等为重点。3)秋季以防火、防雷、防静电等为重点。4)冬季以防火、防冻、防静电、防雪等为重点。

6、节假日隐患排查节假日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对安全、消防、生产装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特别对节日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应急装备、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

7、专家诊断性检查专家诊断性检查是指企业自身组织抽调生产技术骨干,设立企业自身的安全专家队伍组织开展诊断性检查。自身技术力量不足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可委托安全服务中介机构或安全生产专家排查隐患。

8、事故类比隐患排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指企业内或同类企业发生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事故后开展的举一反 三的安全检查。

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方法?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

一是制定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如加强事故隐患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明确责任,实施职责分清;

二是加强道路、设备、物料等各方面的安全管理;

三是建立监控制度,加强日常安全管理;

四是系统重审有潜在危险因素或重大风险因素的核安全影像技术;

五是要求每年开展安全检查,坚持“预防为主,预警意识,科学把握”的原则。

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表包括哪些?

咦,还没有人回答。

视乎贵司规模,行业领域。

安全生产方面

有三类档案必须齐备:

1、应急预案、公司安全生产制度、车间安全生产制度、岗位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架构图;

2、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生产培训方案及记录(同时又分为新入职员工培训、特殊岗位培训、日常培训)、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参加培训人员要有考核记录,比如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应急演练记录(要有简报、演练方案)

3、隐患排查记录(根据不同车间、岗位开展的隐患排查,发现隐患要整改落实)

以上各项方案制度都要盖公章!各项会议、演练、培训都要有签到表和照片!!!

另外,规模较大企业,要请合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做

安全生产标准化

建设!

如果是职业危害重点单位或规模较大企业,还需

职业病防治档案

1、各项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2、关于职业危害的会议记录、培训记录、考核记录;

3、签订职业危害告知合同(即告诉员工,该岗位可能有噪音或者粉尘的危害,确保该员工知情);

4、请第三方机构做

职业病现状评价

现场检测

5、体检记录。一是要到

有资质

的机构做体检,大多数普通的医院、甚至三甲医院均无职业病体检的资质。二是新入职员工、离职员工必须做体检(这个很重要,而且公司必须拿着体检报告的正本!至于为什么,不用我说了吧?)

做安全生产档案是一项大工程,这里三言两语说不清,而且未有整理安全生产档案经验的同事不一定做得来,大型企业建议请第三方机构来做。

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私信我,希望能帮到您。

也希望朋友指正。

五、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特点?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各级都十分重视。

六、车间安全生产隐患有哪些?

1、消防安全隐患,尤其是存在易燃可燃仓库或作业的。

2、电气事故隐患,厂内变电站,电气设施的安装存在的问题,如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开关等。

3、环境事故隐患,如废水废气的异常排放,危险废物的异常排放,化学品的异常泄漏等。

4、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如电梯、叉车等等,这类设备的安全隐患必须时刻注意。

5、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就取决于操作方式了,如是否存在机械事故方面的风险、工业卫生方面的风险。

七、加氢车间隐患排查方案?

针对加氢车间的隐患排查,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案:

1. 制定加氢车间安全检查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检查项目、检查频率、检查人员、以确保全面、系统地排查隐患。

2. 建立加氢车间安全档案。这个档案应该包含加氢车间的设备清单、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应急预案、安全培训记录等资料,以帮助检查人员更好地了解车间情况。

3. 进行设备安全检查。检查应包括加氢设备、油气回收系统、氢气贮存设备等,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4. 检查车间操作规程。检查应包括加氢作业、清洗、维护等操作,以确保操作规程符合安全要求。

5. 进行工作人员安全培训。加氢车间工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方法、应急预案等知识,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6. 建立应急预案。加氢车间应建立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流程、应急设备清单、应急联系人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在排查隐患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案,并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措施,以确保加氢车间的安全运行。

八、化工车间隐患排查重点?

重点检查在进行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的票证办理,作业是否符合规定,安全措施有无落实。

九、东贝铸造车间安全隐患排查描述?

铸造车间的安全隐患主要有:火灾隐患,因为铁水温度高,流淌的铁水很容易引起易燃物起火。

人员烫伤,铁水高温,且具体流动性,以及铸造完成的铸件等都有较高的温度,容易造成人员伤害。

铸造型砂中常常含有少量木炭,容易形成一氧化碳,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作业现场温度较高,容易造成人员中暑,等等。

倒火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有:消除作业现场的易燃物,清理现场,避免有妨碍作业人员操作的物品,保证及时浇涛。

保证作业现场通风良好。

十、东贝铸造车间,安全隐患排查描述?

铸造工种:木模工、配砂工、熔炼工、造型工、浇注工、淸理工、热处理工。

铸造车间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炉工

1.操作工进入作业现场必须穿戴劳保用品,不允许非操作人员在炉台上逗留。炉工除面部外,不允许有裸露体位。

2.启动设备前,必须先检查电路、线路、水路、仪器、仪表和一些事故多发位置,确认正常后,方可进行作业。

3.开启设备前,必须先下料(不少于炉子容积的1/2),方可启动。操作过程中(下料、挑渣等)必须站在绝缘物(干燥木板或橡胶)上,并且,随时注意电柜工作时所发出的蜂鸣声,如不正常,必须立即停机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熔炼过程必须用渣棍不断的晃动炉内的金属,使其慢慢下移,不允许固体和液体分开,以免造成喷溅;金属开始融化后,下料应特别注意,不允许冷铁和液体直接接触,防止钢水喷溅。

5.出炉前,必须根据炉前样化验结果补加元素量,含量超出规定上限范围不允许浇注;脱氧必须彻底,炉口冒火花不允出炉浇注。同时,注意提前烘烤钢包,不允许黑包出钢。

6.倒钢水时,抬包人员必须站在干木板上,在包中加入适量脱氧剂后,将包抬起并对准炉嘴,方可倾炉倒水。

7.必须保证钢包内钢水倒入体积,最多不得超过钢包容积的4/5,防止抬包和浇注过程中钢水贱出。

8.开炉和配料必须很好配合,随时对周围炉衬进行观察,对料进行鉴定,保证有问题早发现。

9.热炉下料时,必须用小料垫底,体积要不超过炉子全部容积1/2,不允许直接下大料,避免对炉壁和炉底造成损伤。

10.当班结束熔炼后,必须将炉内钢水倒净,仔细检查炉衬,若需次日补炉,必须趁衬里高温状态时迅速将衬表面铲去,露出新肉。

11.补炉时,必须认真检查衬里是否夹带金属,若有,必须彻底清除后,方可补炉。

12.整个操作过程必须做到:眼疾手勤、判断准确、反应迅速,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果断处理突发事故,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如有故障发生,必须先切断电源,再采取排除措施,杜绝带电作业。

13.打炉衬前,必须保证所搅拌炉料的干湿度,认真检查感应圈各绕组之间是否搭连,确认后,按150mm厚度作出炉底,在感应圈中心置入坩埚,四周用定位楔固定,按每层60mm左右均匀舂实。

14.钢水化学成:a:复合铸渗(C:0.32-0.38;Si:0.4-0.6;Mn:0.7-0.9;S

二、混砂工

1.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2.开始混砂以前,必须先空载运转检查混砂机是否运转正常,确认后,方可进行作业。

3.每次石英砂的装入量不得超过最大核载的10%,必须保证运转时砂不能飞出机盆外。

4.黏结济加入量必须控制在(3.5—4.5%)之间,根据气候情况适当调节。混制时间必须达到(面砂5-7分钟;背砂3-5分钟)之间。

5.面砂和背砂交换混制时,必须将机盆内清净后方可混制,不允许背砂(水分含量过高)残留部分混入面砂之中。

6.机器远转全过程不允许将手和工具进入机盆内。

7.混制好的面砂和背砂必须分开堆放,距离不小于1米,并用塑料布掩盖,不允许大面积与大气接触。

8.混砂和造型属交叉作业,应尽量避免碰撞。

三、造型工

1.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2.开始造型以前,必须认真检查木模、冒口、浇口、定位销和其他附件是否完整、齐全,确认后,方可造型。

3.木模放在托板上要平稳,按工艺要求位置放好浇、冒口后,才可依次摆箱、加入面砂、背砂,加面砂时,必须保证木模在托板上不能窜动。

4.木模表面必须用面砂覆盖,厚度大于30mm,必须保证木模的所有表面完全由面砂覆盖,尔后加入背砂,背砂应将整个砂箱填满。

5.捣砂时,必须先用尖头将吃砂量较小的位置捣实,然后,用平头将整个型捣实,大型应该分层捣实,一般每层厚度不超过150mm。

6.扎吹气孔时,应让开模型,尽量扎深且分布合理,以保证用最小的用气量,达到最好的固化效果。此间,起模难度较大木模须适当活型,但必须保证活型量不大于+1mm。

7.出气孔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质量,扎孔原则:在保证不出现跑火情况下,尽量贴近铸型表面。并且,要有足够的数目,以保证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8.砂型硬化时,吹气必须先小后大,最大时不允许吹气孔周围有可视的白雾存在,以免造成浪费。

9.起模时,起模针应尽量扎在木模的中间位置,向外拔出时,用橡皮锤轻击模型慢慢拔出。不允许用硬器击打木模,以免造成损坏。

10.砂型要求平整,如有大于20mm缺陷,必须进行修补,凡修补位置必须低于分型面,以免形成批缝,引起漏钢。

11.砂箱必须按工艺要求摆放整齐,保证路道畅通。

12.砂箱摆放必须整齐,需上合金的平放于地面,与其相配的另半箱立于该箱的一端。

四、合箱工

1.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2.合箱前必须将铸型里面浮砂抹掉吹净,然后扣合样箱,继续打开,吹净,重新扣合,确认无批缝后,可合箱。

3.上卡子必须对称加力,要求每对箱把卡子必须上紧,不许少卡子。

4.立箱时,不能用力太大,以免剧烈震动,引起合金松动。

5.浇注前必须对能看到合金的铸型进行检查,大件(三箱以上)必须做到箱箱检查,杜绝掉合金造成废品。

五、浇铸工

1.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2.打哨应了解所浇注的工件,掌握温度高低和钢水用量,及时挡渣引火,避免形成缺陷。做到判断准确,口令响亮,指挥得当。

3.抬包时必须先在包内加入适量脱氧剂,站在绝缘物上,将包抬正炉嘴附近,前炉倾倒时不得将包放下,抬包时不许带手套。

4.抬包人应得相互配合,保持钢包平稳,以免钢水溅出。

5.浇注前必须根据所浇注工件大小和形状对温度进行调整后进行浇注。

6.浇注时必须对准浇口,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则浇注,浇注速度不易过快以免钢水伤人。

7.浇注时必须听从打哨指挥不得盲目浇注,钢水不够不得强浇注。按工艺要求清理粘砂、砸浇口

8.特殊工件按特殊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六、清砂工

1.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2.一般工件开箱确保在浇注后40分钟以上,大工件(三箱以上)确保90分钟以上,特大和特殊工件一定按工艺要求适时开箱。

3.落砂时三箱以下不得置于车上进行落砂。落锤要准,不要砸到箱体和工件之上。

4.路道上砂要清理干净,砂箱置于适当位置,整齐摆放,不得形响路道畅通。

5.装砂过程中一定把砂中的铁块捡净。

6.按造型人员分片堆放,雨雪天气热工件不得置漏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