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铁路发展纲要?

183 2024-12-07 23:17 admin

一、铁路发展纲要?

国铁集团近日出台《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中国铁路2035年、2050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纲要》提出,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同时,中国智能高铁将率先建成,中国铁路将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高铁将会实现智能调度集中,列车运行可以智能实时优化调整。

二、氢能源发展纲要?

规划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氢能作为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作用及其大规模、长周期储 能优势,促进异质能源跨地域和跨季节优化配置,推动氢能、电能 和热能系统融合,促进形成多元互补融合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

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以绿色低碳为 方针,加强氢能的绿色供应,营造形式多样的氢能消费生态,提升 我国能源安全水平。发挥氢能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支撑作用, 深挖跨界应用潜力,因地制宜引导多元应用,推动交通、工业等用 能终端的能源消费转型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三、智慧交通发展纲要?

《纲要》要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深化交通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发展。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

四、国家心理辅导发展纲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五、人工智能发展纲要?

一是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提高智能化技术的可及性和可靠性,打造更多赋能中小企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服务平台,积极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服务产业,强化智能技术培训,促进智能技术的创新创业创造,利用智能化技术加快改造高耗能产业,推动城市低碳化运行,培育更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智能化产业。

二是推动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制定“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大力发展算力设施,构建交通、能源等智能化融合措施,积极发展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推动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发展多样化的人工智能产业。

三是推动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积极支持集成电路,推进创新伙伴计划,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企业与先进计算、信息服务等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积极支持各国企业来华创新创业。

六、惠州发展规划纲要?

惠州正式入圈深圳!广东省发布了十四五规划的纲要,在这个纲要里面,惠州全程被提到了23次!在纲要里关于惠州的内容最主要的是深圳都市圈的建设,里面对深圳都市圈的范围进行了调整,明确了以后这个都市圈要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河源、汕尾等两市的都市区部分。

对比一下,之前深圳都市圈为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5市全域,现在调整成了深莞惠3城全域+汕河2城都市区部分。这样,深圳都市圈的总面积从36312平方公里缩小到16468平方公里,只相当于最初的45%,也就相当于深圳都市圈减肥了!

深圳都市圈被重新定义之后,惠州地位全面就要上升了,因为惠州的土地面积就占了深圳都市圈的69%!能够承接的资源也就更多。这消息一出,买惠州站岗的朋友都高兴坏了,觉得这个是重要利好啊,惠州的房价不涨不行,可是纵观其他城市圈,周边卫星城房价还是得看“老大哥”的脸色,周边楼市行情好,那深圳楼市行情肯定更好,深圳行情要差,周边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惠州真的想要并入深圳,可能还是很难,深圳要扩容土地,还是可能跟之前深汕合作区一样的飞地模式。

七、发展纲要与发展规划的区别?

(1)“发展纲要”是领导机关根据战略方针,为实现总体目标作出的长远部署。

它与规划一样着眼长远,不同的是纲要比规划更为原则和概括,一般只对工作方向、目标提出纲领式要求和指导性措施。

(2)“发展规划”是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带有战略性和发展性的计划,是蓝图式的、富有理想性和鼓动性的计划。

(3)“设想”是粗略的、初步的、预备的、不很成熟的非正式计划。

(4)“要点”是内容比较概括的工作计划,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为开展某项专门工作而制订的工作计划的纲要。如《××局20××年工作要点》。

(5)“方案”是内容具体周密、操作性很强的计划。方案一般适合专项工作,往往须经上级批准。

八、发展规划纲要核心任务?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此次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无论是从章节布局,还是从主要指标设置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

如今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专家表示,根据新发展理念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适应了时代特点。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董煜:我们用新发展理念来指导制定“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那么其中的相应的一些指标,它的设定就发生了变化。比如说GDP指标,我们就不再直接出量化的指标,而是把量化隐含在里面。这是因为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我们对经济增长不再追求速度,而是更加看重质量和效益。

“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此,规划纲要不但将新发展格局单独成篇,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三个章节进行了论述和部署。同时,纲要里还有多个篇章涉及了新发展格局的具体构建路径,瞄准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找准了关键抓手。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刘元春:我们的科技自立自强,内需作为战略性基点,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个纲要抓住我们新发展格局布局中间的核心任务,进行了关键性的部署。

在章节布局上,规划纲要还将“加快数字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彰显了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决心。提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以及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十大数字应用场景。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穆荣平:数字经济是我们这个时代特征,是数字转型的一个风向标。所以这个指标它可以监测数字转型的一个成效,也可以发现数字转型的问题,以便于我们不断去总结发现问题,制定新的政策去推进数字转型。

在主要指标的设置上,新增多个指标,比如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粮食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都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此外,针对新发展阶段文化的新特点、新要求,纲要还重点关注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其中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整理出版300种中华典籍,开展良渚古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

国家图书馆馆长 饶权:“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重大工程举措,体现了在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作用的战略要求。

九、教育发展纲要2020-2035?

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十、人才发展五年规划纲要?

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方针

(二)战略目标

(三)总体部署

二、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二)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三、体制机制创新

(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四、重大政策

(一)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二)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三)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

(四)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五)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

(六)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

(七)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八)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九)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五、重大人才工程

(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五)文化名家工程

(六)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七)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八)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九)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

(十一)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三)营造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加强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制定《人才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