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国时期女子服装种类?
民国时期也十分流行西式洋装,女性服饰中开始流行西式连衣裙、西式大衣、西式礼服等,翻领、露肩、高跟鞋、丝袜、烫发成为40年代时尚。
这类服饰更受民国时期的电影明星和名媛淑女青睐,女明星多为勇敢接受外来文化的摩登女性,敢于穿着稍作改良的裸露部分肌肤的西式连衣裙;民国时期的才女张爱玲、林徽因等多喜欢此类着装。
二、民国时期怎么称呼女子?
小姐,本是大家闺秀的代名词,后来过渡到全体未婚女性的称呼,算是打破特权阶级垄断,追求人权平等,这也罢了,但你后来又指向了某个特殊职业,一个温婉的名词就此烂俗,殊为可惜。
先生,古代多是指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者,或从事教育的男性长者,当然在古代一位女性想混进教育工作者队伍或受万人敬仰,除非当女皇,所以这个意义还是非常明确的。
名流本来是指“名士”一类的人物,即“名士之流”,女性则称为名媛。名媛,是一个源自古代、在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流行的一个称谓,一般是指那些出身名门、有才有貌、又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的美女,此外,她们多对社会有所贡献,并热衷慈善。 现代名媛亦有时尚界及名人界之有名及社会有钱人士,包括归国富人或归国子女,或是凭自己努力所赚取的地位。
三、民国时期有哪些精致的女子?
单纯罗列名单的话:孟小冬、 陆小曼、阮玲玉、 胡蝶、周旋、 张爱玲、林桂生、唐 瑛 、陈燕燕、 宋美龄、王人美、林徽因 、张充和。都是民国时代的才女,明星,可谓乱世佳人,秀外慧中,有内在精致的,也有外在精致的,也有内外兼修的精致的。
就这些名字而言,本人有些也只是略知一二。下面我就其中谈谈我比较欣赏的民国女子:
1、张充和——“最后的闺秀”
这个名字或许并不怎么为人所知,我也是在一本书(《故人风清--文化名人的背影》张昌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面所看到。但是一眼,便觉惊艳
并不是特别美丽,但是,就是我想象中的民国范,民国女子的姿态。
张充和自小天资过人,自小家塾授课,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如是十年,国学底蕴濡养了她的气质。
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三姐夫便是著名的作家沈从文,从文对她也是当妹妹那般呵护,后来从文羽化。充和提笔墓碑,寥寥十六字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字其人”
才女充和文笔也是极好,当时章士钊一代名士,誉和为才女蔡文姬;戏剧家焦菊隐称她为当代李清照。她的代表诗词代表作有《桃花鱼》
记取武陵溪畔路,春风何限根芽。人间装点自由他,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著处,最怜泡影身家。试讲飞盖约残花,轻绡(xiao)都是泪,和雾落平沙。(百度一时没找到这首,于是就手打了T_T)
个人觉得这个词填的还是很好的,即便有点华而不实,但是诗词很多时候就是意境吧,也有李清照《如梦令》的清韵
张充和也通昆剧
唱、念、做、打,挥洒自如,如此这般女子,怎不精致
充和小姐的笔墨丹青也是一绝
《仕女图》(如上)是其代表作
“像她当年那样既有江南小家碧玉的容姿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者实在不多;更何况她工诗词、善书法、会丹青、通音律、尤长昆曲”
而她为人低调淡泊。“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老年仍保持着优雅姿态,04年与曲友欢聚,她面容清秀,仪态万方,人叹:这是活脱脱的最后的大家闺秀。
最后附上她的一首小诗,作为总结
当年还胜到天涯
近日随缘遣岁华
雅俗但求生意足
邻翁来赏隔篱瓜
2、潘素——民国四公子张伯驹夫人
潘素这个名字可能也是比较少听到,但是她的丈夫,张伯驹,或许名气会比较大些,张伯驹博学多才,潘素亦非俗物
一代美人,精致的五官隔着褪色的黑白照片也是如此惊艳。也明白了当时张伯驹为何千方百计要得到她了。
她父亲潘智合,是逊清名流潘世恩的后人。与张伯驹先生结婚
时,潘素刚20岁。她自幼酷爱绘画,21岁时正式拜师学画。初从朱德箐习作花卉,后与老画家陶心如、祁景西、张梦嘉合作绘画。婚后,她潜心观摩张府珍贵书画真迹,悉心钻研隋唐两宋工笔重彩画法,并陪伯驹游历名山大川,进行实地写生。功夫不负有心人,40年代已崭露头角,尤擅长工笔重彩山水画,承继了细密严谨,金碧绯映的一派,成为我国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
张伯驹自比明末四公子“冒辟疆”,所以自然要把潘素培养为董小宛。张伯驹请了当时的各位名士,教授潘素古文,山水画。造诣极高。
张大千评说“神韵高古,直逼唐人” 可见一斑。
而在气节上,潘素跟张伯驹一般,也是狷介之人,1937年,夫妇参加蒋纬国婚礼,蒋纬国知道潘素善弹琴,邀其演奏,潘素以琴不在侧委婉拒绝,蒋纬国多次再请,潘不为所动。
一代民国美女,更兼才华性情,内外精致也
引用一个小故事,用以结尾。潘素张伯驹新婚洞房时,见夫人卸去礼服,一身洁白素衣,张问,大喜之日,何着素装?
素答:洁白如酥,是我的本色。
3、张爱玲
张是我很喜欢的民国作家,因要谈张,涉及太多,也一时说不好,暂且搁笔,有人赞的就继续写,哈哈
----------------------分割线(最近有点忙,虽然有两个赞,但是还是没继续更新)-------------------------------
其实张爱玲并不好讲,太多人讲,而且很好。
“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当高中时候看到张的文字,《我的天才梦》让我过目不忘,进而开始关注这个作家。
题外话:关注张爱玲,其实跟我高二时候的一个语文老师关系挺大的,他是班主任,一个胡子拉渣的大叔,长相满分10分给5分吧,就是看起来很粗鲁的一个汉子,当时被他教语文就觉得有点不太对劲,没有语文老师应有的气质吧。
可是,后来,学校每周六要补课,别人的补课都是做卷子,但是 他,却用每周一节的课来讲张爱玲的作品,是那种朗诵作品的方式,现在看来,有点像荔枝FM的有声书频道,一开始是《金锁记》后来又是《琉璃瓦》,又是各种张的小说。读到动情处,真TM忘情,有时候会在PPT上突然点开琉璃瓦中的一句名句,或者是一些张描写人物细腻的语句,让全班都抄写,抄完之后才继续讲。听完课之后,全班每个人都要写读后感,上交之后他会打分,我每次都是80多,宗是不到90(后来才知道全班都没有90页就释然了哈哈)
就这样,听着大叔的张爱玲FM电台,了解了张的大部分作品。越读越喜欢,结合张的身世际遇,又添几分唏嘘。
(大叔大部分早读课都坐在教室的台阶看着一本翻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张爱玲的某小说,从小到大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个那么痴迷张爱玲的人,老男人)
----一不小心就变成回忆了----
继续答题,后来看了多一些张爱玲的传记之类,对她作品外的个人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民国时尚界,张也算一代可人。设计的旗袍现在看来还是很有范的,会设计的女子真的挺精致的,无须妩媚,胸中自有慧心巧思。
其实说到现在,其实“精致”二字我已经没有继续跟进了,说的只是心中所想,我所欣赏的民国女子,以及女子背后的民国气概,民国的精气神。
四、民国时期女子礼仪有什么?
一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社会进步,也是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
二 针对女子的礼仪,是没有什么变化的,稍微打扮就会被认为出轨
五、民国时期的服装特点?
民国时期的服装特点有:男子服饰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而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六、民国时期服装品牌?
男子服饰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而女子服饰出现了普及旗袍。
1、中山装是民国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因孙中山的创制而得名。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如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了三民主义。
2、民国时期,女学生穿的衣服有两种,一种叫新式校服,款式源于文明新装。文明新装是民国初年,融合西洋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而形成的服饰。还有一种就是旗袍。当时丝绒旗袍居多,丝绒面料的旗袍最为端庄大方,年龄大一点的女性穿再合适不过了!丝绒面料无时不刻不在展示着华贵和优雅,是一种经典的旗袍面料。再年轻一些的女性穿也没有问题,可以在搭配上花点心思也不会显老气。
七、民国时期,女子为什么要穿旗袍?
民国的建立使得受封建制度束缚和摧残的女性获得了身心上的解放,第一次将中国的女性美展示在世人面前。所以,旗袍就诞生了。
民国时期由于受到西方女性衣着的影响,不仅废除了女性的缠足陋习,女性的服饰也开始多样化和个性化。服装不再是平面裁剪的上衣下裙或者是宽大的袍服,而是创造产生了中西合璧的典型服饰:旗袍!
这种款式能够体现出女性自然优美的身体曲线,风格也变得格外的清新、自然和淡雅。不用像以前那样身上里三层外三层的给裹着,而在穿着上是非常的自由。
一般的里面只需要穿个内衣,那时候的内衣称为“抹胸”,也叫“肚兜”。
基本都是菱形的,可以藏物或藏香,能够遮住肚脐,达到小腹。这样显得轻松多了。
但是穿上旗袍仅仅是为了展示东方的女性美吗?当然不是,最重要的是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新的服装赋予了新的结构,也满足了女性追求个性和完美的强烈愿望。由于受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女性在服装上可以随意的进行装扮而不必担心非议,在生活中也开始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
旗袍的诞生也寓意着女性在传统生活中的历史地位、传统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改变。
就算从现在角度来看,旗袍也依然不失女性的韵味,而且对现代服饰流行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就算走上国际的舞台也同样备受追捧。
所以,穿上旗袍,并不是要强烈的展现出女性的美,而是提高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对后世服饰的影响!
八、古代女子服装名称?
凤凰的碧霞罗、粉红烟纱裙、屺罗翠软纱、风髻雾鬓、翠烟衫、绿草百褶裙、翠水薄烟纱、碧玉龙凤钗、白色牡丹烟罗软纱、梅花百水裙、软烟罗、翠绿烟纱碧霞罗、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金丝薄烟翠绿纱、珍珠碧玉步摇、淡绿色的长裙、云烟衫、古纹双蝶云形千水裙、碧霞罗牡丹薄雾纱、五凤朝阳挂珠钗、芙蓉色广袖宽身上衣、烟罗紫轻绡、曳地望仙裙、白宝石钗、浅蓝色纱衣、广袖流仙裙、浅紫色的纱带、 浅粉色广袖长衫
九、帮忙取个民国时期的女子名字?
可取名晓岚,山岚,清岚等好听的名字。晓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清代才子纪晓岚,人们会认为你多才多艺,是个才女。而山岚,或清岚,会让人想起山里的美景,名胜,联想到了你的美丽,认为你是个美女。所以这三个都是好名字。
如果你认为我答的还不错,请关注我并点赞转.发,谢谢!
十、俄罗斯古代女子服装?
典型的俄罗斯男子服装上身为斜领的粗麻布衬衫,衬衫的领口和下摆均有绣花,穿着时在衬衣外面系一根腰带,衬衣一般是用麻纱布、白棉布做成,也有用色彩鲜艳的花布做成的。裤子稍肥,是用白布或染色的花布做成。外罩为粗呢大衣,脚蹬皮靴或皮鞋,头戴呢帽或毛皮帽子。在严寒的季节,外罩为羊皮短外套或羊皮大衣,头戴毡帽,脚穿高阁皮靴。
典型的俄罗斯女子服装大多色彩艳丽,同为粗麻布衬衫,衬衫的领子不开口,衣领有褶,衬衫有刺绣,镶肩,衣袖肥大。俄罗斯南方女子穿毛织裙子;北方女子钟爱于萨腊范(一种民族服饰),不穿长裤;脚穿皮鞋或皮靴。春天头戴围巾;夏天头戴花头巾;秋冬季头戴呢帽或皮帽。在冬季,一般穿着羊皮大衣。在穿着毛皮时,毛皮的装饰物类似于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