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的美食?
1、东坡肘子
东坡肘子产生之功非苏轼,而在于苏轼之妻王弗。相传,王弗在家炖肘子时因一时大意,不小心让肘子焦黄粘锅,于是连忙加料再烹煮,以掩饰焦味。
2、东坡春鸠脍
苏东坡先生在黄州的日子里,常到周边走动,一方面写诗,一方面喝酒,春鸠脍便也就移植了,且有新意。 春天,苏东坡来到黄州相邻的一个州———罗州,今天的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这个罗州从北齐到南宋,一直非常有名,物产丰富。
3、东坡鱼
这道菜色泽红亮,皮酥肉嫩,甜酸中略带香辣。鱼先抹上盐,肚里塞上大白菜叶。热油锅,将鱼与葱段一起煎至半熟,加入生姜片,浇上咸豆汁或者酱油与酒,煮至熟。
起锅前,将切细橘皮撒在鱼上,盛盘上桌。鲫鱼抹上盐加入少许酒略为腌一下,稍热油 葱姜炸锅 放入鱼 煎一下然后用豆苗垫底 鱼和葱姜放在上面 淋上少许酱油蒸熟。
4、东坡肉
苏东坡任徐州知府,当时正遇上黄河决口,苏东坡带领百姓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奋战终于解决了水患,百姓为了答谢苏东坡,纷纷杀猪送肉到苏府,大灾过后百姓自然不富裕,苏三番推辞无果,便让厨子按照川菜的做法将猪肉做好回赠给百姓。
5、东坡豆腐
苏轼被贬黄州时,因为俸禄不高,所以生活过得比较简朴,经常下厨待客。无奈食材有限,只能尽量将有限的食材做出最美的味道。
二、关于苏轼的美食?
1、东坡肘子
东坡肘子产生之功非苏轼,而在于苏轼之妻王弗。相传,王弗在家炖肘子时因一时大意,不小心让肘子焦黄粘锅,于是连忙加料再烹煮,以掩饰焦味。
结果味道却出乎意料的好,苏轼大乐,并且自己反复炮制,留下了记录,向亲朋好友大力推广,于是"东坡肘子"便由此传世。这道菜肥而不腻、粑而不烂,色、香、味、形俱佳。
2、东坡春鸠脍
苏东坡先生在黄州的日子里,常到周边走动,一方面写诗,一方面喝酒,春鸠脍便也就移植了,且有新意。 春天,苏东坡来到黄州相邻的一个州———罗州,今天的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这个罗州从北齐到南宋,一直非常有名,物产丰富。
城建豪华,风景优美,特别是其独有的特产蕲菜、蕲艾、蕲龟、蕲蛇、蕲竹闻名八方,苏东坡先生就吃用蕲菜做的春鸠脍。北宋时期,斑鸠还是普通的鸟类,极容易获得,鸽子是从斑鸠驯化而来的,惟斑鸠胸宽、翅尖窄、颈长,不宜远途飞翔。
3、东坡鱼
这道菜色泽红亮,皮酥肉嫩,甜酸中略带香辣。鱼先抹上盐,肚里塞上大白菜叶。热油锅,将鱼与葱段一起煎至半熟,加入生姜片,浇上咸豆汁或者酱油与酒,煮至熟。
起锅前,将切细橘皮撒在鱼上,盛盘上桌。鲫鱼抹上盐加入少许酒略为腌一下,稍热油 葱姜炸锅 放入鱼 煎一下然后用豆苗垫底 鱼和葱姜放在上面 淋上少许酱油蒸熟。
现今留传的东坡鱼有各种做法,如东坡糖醋鱼、东坡鳊鱼、东坡墨鱼、东坡鳜鱼、东坡鲥鱼、东坡鱼头、东坡鳆鱼、东坡鲈鱼等,反正炸、烹、煮、蒸不一而足;但最佳的做法,还是当年苏东坡创制的"东坡鱼"。
4、东坡肉
苏东坡任徐州知府,当时正遇上黄河决口,苏东坡带领百姓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奋战终于解决了水患,百姓为了答谢苏东坡,纷纷杀猪送肉到苏府,大灾过后百姓自然不富裕,苏三番推辞无果,便让厨子按照川菜的做法将猪肉做好回赠给百姓。
百姓觉得这种肉吃起来肥而不腻,味道鲜美便称之为“回赠肉”后来苏东坡被贬到了黄州,他又经常亲自下厨对“回赠肉”做了改善,“慢着火,少著水,火候足时自然美”便是要诀,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
5、东坡豆腐
苏轼被贬黄州时,因为俸禄不高,所以生活过得比较简朴,经常下厨待客。无奈食材有限,只能尽量将有限的食材做出最美的味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用黄州豆腐制作了一道菜,大家吃过后决口称赞,后来苏轼被贬到哪里,这道菜就在那里流传开来。
三、苏轼的美食
苏轼的美食
苏轼,作为一位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在美食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创造。苏轼的美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多的是融入了他的生活哲学和人生感悟。
苏轼的美食哲学
苏轼的美食哲学强调食物的品质和口感,他认为美食应该是色香味俱全,而且应该注重营养均衡。他主张在烹饪时应该选用新鲜的食材,采用恰当的烹饪方法,让食物的味道和营养得到充分的保留和释放。
苏轼的美食创造
苏轼在美食创造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他善于将不同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创造出美味又富有创意的菜品。他的美食创造不仅仅注重口感,还融入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使得每一道菜品都如同艺术品一样美丽动人。
苏轼的美食影响
苏轼的美食影响深远,他的美食哲学和创造对后世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人都受到了苏轼美食的启发,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使得美食文化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结语
苏轼的美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通过了解和学习苏轼的美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创造出更加美味、富有创意的菜品。
四、苏轼十大美食作文
苏轼十大美食作文
苏轼,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文学史上的“苏东坡”。他的文学作品不仅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还常常在作品中融入他对美食的热爱。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更是一位美食家。在他的诗文中,常常能看到对各种美食的描写,展现出他对美食的独特见解和鉴赏能力。
下面将介绍苏轼十大美食作文,让我们一起领略苏轼眼中的美食世界:
1. 蟹戏莲苏轼在《蟹戏莲》中,描写了一场莲台盛宴,细腻地展现了蟹肥、莲鲜的美味。他以诗文将满池清洁的莲叶、戏弄清波的螃蟹,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垂涎欲滴。
2. 桃花源记苏轼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人间仙境般的桃花源,那里的人们生活安宁祥和,饮食天然纯净。他对那里的美食赞不绝口,充分展现了对食物的独特感悟。
3. 裴胜跡瞪袂》这篇作文中描写了裴胜跡自幼习武,成年后游历四方,但每到一地,都会寻找当地的特色美食品尝。苏轼通过这篇作品,不仅展现了裴胜跡的勇敢与豪迈,更有着对不同美食的热爱和尝鲜精神。
4. 寿春令苏轼在《寿春令》中,描绘了春天来临,大家齐聚一堂,品尝美食共庆佳节的场景。他以诗词的形式,勾勒出了一幅欢乐祥和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5. 咏梅诗苏轼的《咏梅诗》中,对梅花的描写可谓是大师级别。他通过对梅花的品评、祝愿和聊以解渴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这一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
6. 赤壁赋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对赤壁战役的描写,融入了对美食的描绘。他以酒宴为背景,描绘了一场场风波激荡的战斗,将战争与美食的对比巧妙而生动。
7. 想当然·长沙《想当然·长沙》是苏轼的一首诗作,其中提到了长沙的美食文化。他对长沙的卤菜、米粉等传统美食进行了赞美,展现了他对长沙美食的喜爱与推崇。
8. 咏梅词苏轼的《咏梅词》中,对梅花的歌颂可谓是情真意切。他通过对梅花的各个方面进行描绘,将梅花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和生命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9. 蝶恋花苏轼在《蝶恋花》中,描写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将蝴蝶与花朵的亲昵、舞动融为一体。他将美食与大自然的美景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美的感受。
10. 沙州司马青衫泪这篇作品中,苏轼描绘了一位司马青衫因思念家乡美食而离别泪下的感人场景。他通过情感与美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深的乡愁情怀,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以上是苏轼十大美食作文,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苏轼对美食的热爱与鉴赏能力,更能从中品味到他文学创作中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苏轼将美食与文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美食画卷,让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
五、苏轼十大美食图片
苏轼十大美食图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饮食家。他的文学才华、独特的风格和对美食的热爱使他成为后世所推崇的文化名人。在他的作品中,苏轼经常提到一些美食,下面是苏轼所推荐的苏式美食的十张精美图片。
1. 东坡肉
东坡肉是苏轼最钟爱的美食之一。它是将猪肉经过腌制、煮熟后,再用糖色炒烧而成的一道传统美食。它的表面焦黄酥脆,内里鲜嫩,入口即化。苏轼在他的诗词中多次提到东坡肉,赞美它的独特口感和丰富的味道。
2. 笑口常开
笑口常开是苏式糕点中的一种,以其松软的口感和独特的外观而闻名。它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糯米粉、砂糖、花生等。苏轼曾在他的书信中提到过这道美食,形容它像笑脸一样,带给人们快乐和幸福。
3. 水晶鳝鱼
水晶鳝鱼是苏式烹饪中的一道清蒸菜肴。它选用新鲜的鳝鱼配上适量的料酒、葱姜以及独特的调料,经过蒸制制成。这道菜肴外观透明,口感鲜嫩,营养丰富。苏轼曾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对水晶鳝鱼赞不绝口,将其形容为"鲜美可口,色香味俱佳"。
4. 紫菜煮鸭
紫菜煮鸭是苏式菜系中的传统名菜之一。它选用新鲜的鸭肉,配以紫菜、葱姜蒜等调料,炖煮而成。这道菜肴色香味俱佳,鸭肉鲜嫩,汤汁醇厚。苏轼在他的美食诗中称赞紫菜煮鸭为"色香味俱佳的经典之作"。
5. 糖藕
糖藕是苏式甜品中的一道特色糕点。它选用新鲜的莲藕,经过糖浸腌制后,再经过烘烤而成。糖藕的口感软糯,甜而不腻,藕香十足。苏轼曾在他的美食笔记中对糖藕进行了赞美,形容它口感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6. 菊花酥
菊花酥是苏式点心中的一种,以其别致的外观和香甜的味道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糯米粉、豆沙、花生等。苏轼曾在他的诗词中称赞菊花酥为"色香味俱佳,引人入胜"。
7. 百叶包肉
百叶包肉是苏式传统菜肴中的一道独特美食。它采用新鲜的猪肉,经过调味、润肉、包裹后,再用百叶包裹,蒸制而成。这道美食色泽鲜亮,肉质鲜嫩多汁,深受人们喜爱。苏轼在他的美食笔记中对百叶包肉进行了详细介绍,推荐给了读者。
8. 茶花饼
茶花饼是苏式糕点中的一种名点,以其独特的造型而闻名。制作茶花饼的材料主要包括糯米粉、豆蓉、绿豆沙等。它的外观精致,口感软糯,香甜可口。苏轼曾在他的作品中描述茶花饼为"色彩绚丽,美味可口"。
9. 清明果
清明果是苏式甜品中的一道特色糕点,经过苏式糕点师傅精心制作而成。它的外观晶莹剔透,呈现出美丽的绿色。清明果的口感软滑,甜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苏轼曾在他的美食诗中称赞清明果为"色香味俱佳,令人陶醉"
10. 柿饼
柿饼是苏式糕点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味道和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柿子、糯米等。柿饼的外观金黄诱人,口感软糯,甜度适中。苏轼曾在他的作品中称赞柿饼为"色、香、味俱佳,让人回味无穷"。
以上是苏轼推荐的十种苏式美食的精美图片。这些美食不仅有着独特的口感和美味,更有着苏轼对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希望大家能够品尝到这些美食,感受苏轼的美食世界。
六、苏轼十大美食大全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词散文流传千古,被后人称为文坛巨擎。除了文学造诣,苏轼还是一位饮食美食爱好者,他对美食有着极高的品味和鉴赏能力。在苏轼的笔下,不仅有千古佳句,还流传着不少美食佳肴的描述。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苏轼十大美食大全,看看这位文学大家眼中的美食世界。
1. 蟹肉狮子头
苏轼笔下的蟹肉狮子头可谓别具一格,他描述这道菜是“极小蟹肉子,撒糯米粉,如拃取一团狮子状,煎之。”这种创新的狮子头做法在当时并不常见,展现了苏轼对美食的独特见解。
2. 小笼包
苏轼对小笼包赞不绝口,“小山子大如盖,上紫毫突似玉。”他对小笼包皮薄馅嫩的评价可见一斑。苏轼认为小笼包是一种精致的点心,深受他的喜爱。
3. 东坡肉
作为苏轼的名菜之一,东坡肉被他形容为“大碗盛之。”苏轼不仅对东坡肉的烹饪技艺赞赏有加,还对其口感和美味赞不绝口。东坡肉可谓苏轼十大美食大全中的绝佳之选。
4. 红烧肉
在苏轼笔下,红烧肉被描绘为“马蹄长而茂者”、“寸箍而肥”、“厚片片如小瓦坯”等,这种丰盛美味的红烧肉令人垂涎欲滴。
5. 熏酱肉
苏轼对熏酱肉的描述十分细腻,他称之为“肆看之,犹如入烧房。”苏轼不只是享用美食,更是懂得如何用文字描绘美食的独特魅力。
6. 红烧鱼
苏轼对红烧鱼的评价是“皆腩肉”,可见他对鱼类菜肴的品味颇高。红烧鱼香味扑鼻,色泽鲜美,是苏轼十大美食大全中的一道必点佳肴。
7. 糟鱼
苏轼对糟鱼的评价是“为之馁者,两片于壁上,即满堂而香矣。”他对糟鱼的赞美可见一斑,这种鱼肴在苏轼眼中堪称极品之选。
8. 扣肉
扣肉是苏轼十大美食大全中的经典之作,他形容扣肉为“玉洗玛碗,极密团如亭。”苏轼对扣肉的精湛技艺和口感表现出极高的赞赏态度。
9. 酒糟蟹
苏轼对酒糟蟹的品尝经历是“微喳,甚饴。”他对这道菜的赞美可见其对美食细腻品味的体现,酒糟蟹是苏轼十大美食大全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
10. 煨鸡
最后一道苏轼推崇的美食是煨鸡,他称赞煨鸡“围以三部两翼。”煨鸡的香味扑鼻,色泽诱人,是苏轼眼中的美食珍品。
七、以色列美食简笔画?
以字,竖提,点,撇,点。色字,撇,横撇,做个巴字。列字,横,下面是夕字,右边是刂。美字,羊字,下面做个大字。
食字,人字头,下面是良字。
八、蘑菇美食简笔画?
像伞一样的蘑菇,最容易画,非常简单。
九、儿童美食简笔画?
工具笔和纸 。方法:我们先画一个碟子。在碟子上画出的美味馄伅的外部轮廓,在中间部分画一个扁圆,在圆里画岀几个褶子,依法在画三个馄饨,在馄饨的边上画上几片叶子,分散画几个葱花。给叶子涂上绿叶,馄饨涂浅黄色,里面涂上肉色,一副画就完成了!
十、苏轼因为美食和谁结交?
韩宗儒,在北宋文坛上名不见经传,可能和苏轼就是美食家一类的人物。
他和苏轼平常的书信来往内容现在已经查不到了,可能多是交流一些大快朵颐的心得吧。否则,以苏轼的忙碌劲,哪有时间写那么多回信?
这位韩先生好吃,那是好吃到了一定境界,尤其是喜欢吃肉。但是他的官职比较小,收入不太多,每个月的月薪也就刚刚够吃几顿肉。
凑巧有一天,韩宗儒在一次宴会上知道了名将姚麟许酷爱苏轼的书法, 有一天嘴馋了,囊中羞涩,怎么办?于是试着拿上苏轼的书信,到姚麟许那里去换肉,谁知一封书信竟换取了十斤羊肉。
这一下韩宗儒脑袋开窍了,每当嘴馋了想要吃肉时,就会在书柜里一阵翻腾,拿上几封书信换回一顿美味来,时间一长,苏轼的墨宝竟然都换成美味被他下了肚!
姚麟许
这事后来传出来了,有一天他的朋友黄山谷笑着把这种情形告诉他:“从前晋朝时王右军用字和道士换鹅,传为美谈,现在你的文字也被人拿去换东西了。韩宗儒这家伙最贪吃了,他把你写给他的回信,到殿帅姚鳞许那里换了十几斤羊肉,痛快地吃了一顿。”
苏东坡听了,刚一开始一愣怔,随即捧腹大笑。他其实一点都不生气,反倒觉得这韩宗儒比自己幽默风趣多了。
开春以来,春意盎然。在这个季节里,万物都复苏了。就在寒食这一天,韩宗儒肚里的馋虫也适时的出动了,欲望像火一样在腹中燃烧。
但翻遍书柜也没找到苏轼的信件,于是一天连写两封信给苏轼,当然除了东拉西扯以外,还有恭顺的问候语。
恰巧苏轼这天正忙得不可开交,第一封信给压着没回,等第二封信送达时,他知道韩宗儒又嘴馋了。但这回他不想让他的谋图得逞,但是不回信却有些失礼了。
怎么办呢?思索半天,遂用篆字写下六个字:“今日寒食,断屠。”
韩宗儒
这个回信有说法。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在当时是民间的一个大祭日,这天大家为了纪念介子推,都禁烟火,只吃冷食。
寒食这天的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总之,是以吃冷食、素食为主的节日。
而断屠呢?也是旧时的风俗,这一天禁止屠宰,旧称“禁绝杀生”。每逢天灾或某些特定的日子,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断屠日”,由官府出告示,民间一律禁止杀生,不吃鱼肉荤腥。有人身穿蓑衣,穿街走巷,维护断屠,祈求消灾赐福。
所以苏轼的回信,意思非常明确,今天是“寒食”节,不杀生,你没得肉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