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云南西双版纳美食介绍特色美食

109 2024-05-10 03:36 admin

一、云南西双版纳美食介绍特色美食

云南西双版纳美食介绍及特色美食

云南西双版纳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这个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而闻名。同时,西双版纳也是一个美食的天堂,拥有许多独特而美味的特色菜肴。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云南西双版纳的美食以及它们独特的特色。

1. 傣族美食

西双版纳是傣族人的聚居地,因此当地的美食主要受傣族烹饪文化的影响。傣族菜肴通常以酸、辣和鲜为主要口味特点,并善于运用当地新鲜的香料与蔬菜。

1.1 烤全羊

烤全羊是傣族人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制作烤全羊需要选用上等的山羊,搭配传统烹饪方法和独特的调料,将整只山羊烤制至金黄酥脆。肉质鲜嫩多汁,色香味俱佳。这道美食常常出现在傣族的重要节日和庆典活动中。

1.2 破酥包子

破酥包子是傣族传统的早餐之一。制作过程需要将发酵好的面团揉制成薄片,然后包入肉馅和各种蔬菜。接着,将包子煎炸至金黄酥脆,外脆内软。吃时搭配当地特制的辣椒酱,口感鲜美、香辣可口。

2. 布朗族美食

布朗族是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饮食文化也为当地的美食增添了一抹特色。布朗族菜肴通常以新鲜的蔬菜和肉类为主要食材,口味清淡而富有营养。

2.1 铜锅鱼

铜锅鱼是布朗族人最喜爱的一道传统美食。将新鲜的鱼片下锅煮熟,然后搭配当地特有的香料和蔬菜,再加上适量的清汤,使整道菜肴色香味俱佳,鲜美可口。

2.2 棒棒糖糍粑

棒棒糖糍粑是布朗族传统的甜品之一。将糯米粉用水调成糊状,然后蒸熟。待糯米糕凉透后,将其切成小块,用棒棒糖串起来,入口甜而不腻,口感Q弹有趣。

3. 景颇族美食

景颇族是西双版纳的另一大族群,其特色美食以野生食材和独特的烹饪方式为主。景颇族美食以纯朴而鲜美的口味而著称。

3.1 野生菌炒肉片

西双版纳是一个集聚了丰富野生菌类的地区,景颇族人善于利用当地的食材。景颇族的野生菌炒肉片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选用新鲜的野生菌类和猪肉片,烹饪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令人垂涎欲滴。

3.2 珍珠鱼

珍珠鱼是景颇族人的传统美食之一。将鲜活的鱼放入锅中煮熟,再加入当地特制的佐料,烹饪出鲜嫩多汁、美味可口的珍珠鱼,令人回味无穷。

4. 总结

云南西双版纳是一个美食丰富多样的地区,这里的美食源于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傣族、布朗族和景颇族的特色菜肴都有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方式,值得一尝。如果你是一个美食爱好者,不妨来到西双版纳,品尝当地的美食,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二、云南西双版纳详细介绍?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西双傣语为十二的意思,西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版纳:版纳景洪、版纳勐养、版纳勐龙、版纳勐旺、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版纳勐遮、版纳西定、版纳勐腊、版纳勐捧、版纳易武。西双版纳是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司(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把辖区分十二个“版纳”(傣语“十二”“西双”“版纳”是一千亩之意,即一个版纳,一个徵收赋役的单位)。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傣语名称。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由于入射角高,冬至时分高度角最低为45°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又因距离海洋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常年湿润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因此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 1993年10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西双版纳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从世界地图上一眼看去,会发现在西双版纳同一纬度上的其他地区几乎都是茫茫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或戈壁,惟有这里的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块镶嵌在皇冠上的绿宝石,格外耀眼。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

  景区包括景洪市风景片区、勐海县风景片区、勐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 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53平方公里。该区有著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热带动物”王国。其中许 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又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景观以丰富迷人的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沟谷雨林风光、珍稀动物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主体。该区景观独特,知名度高,经国务院。

   西双版纳塔群

  1982年10月8日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双版纳全州总面积有19582.45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下辖景洪市和勐海、勐腊两县。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瑶族等十几个民族, 其中傣族50多万,汉族25万, 其他民族25万。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069公里。 、交通  西双版纳距省会昆明约700余公里,乘汽车两天或一昼夜(9小时)可到达。版纳机场可起降“波音737”,“空客319”飞机,每天有从昆明到西双版纳的直达航班,空中飞行时间约50分钟(费用:全票780元/位), 另外辟有从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曼谷等城市到西双版纳的直达航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十分方便。

  航空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西双版纳景洪机场是省内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航空口岸,距景洪市区5公里。机场自1990年通航以来,先后开辟了至大理、丽江、上海、郑州、天津、成都、重庆等主要城市的国内航线。1996年开通了至曼谷的国际航线。昆明至西双版纳、丽江至西双版纳都开通了机场。

  公路

  昆明至西双版纳在2006年4月6日全线开通了高速公路,公路里程550公里,最多只要九个小时就可到达,可以在昆明火车站旁的昆明长途汽车客运站购票,每天有20多班卧铺班车和普通班车开往景洪,车程24小时,票价约110-150元,春节期间会上浮15%-20%。

  水路

   西双版纳景洪港——国家一级口岸水路有澜沧江航道,景洪港是国家一类水港口,由景洪、橄榄坝和关累三个码头组成。景洪港为水运口岸,现已开辟了景洪至缅甸清迈、老挝万象等地的国际水运航线。

  在景洪客运站乘坐到勐仑、勐腊的车,到勐仑下车,行程1小时左右。 从昆明、思茅出发可以乘坐开往勐腊方向的车到小勐仑镇下车。 从勐仑客运站步行到吊桥需10分钟,买票后过吊桥需20分钟才到景区。

  名称由来  西双傣语为十二的意思,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版纳:版纳景洪、版纳勐养、版纳勐龙、版纳勐旺、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版纳勐遮、版纳西定、版纳勐腊、版纳勐捧、版纳易武。西双版纳是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司(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把辖区分十二个“版纳”(傣语“十二”“西双”“版纳”是一千亩之意,即一个版纳,一个徵收赋役的单位)。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傣语名称。资源  西双版纳有动植物王国之称西双版纳是国家第一批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着300多万亩自然保护区,其中70万亩是保护完好的大原始森林,森林占全州总面积近60%, 到处青山绿水,郁郁葱葱,以其美丽和富饶闻名遐迩。

  西双版纳境内共有植物二万多种,其中属热带植物5000多种,有食用植物一万多种,野生水果50多种,速生珍贵用材树40多种。许多 植物是珍贵用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药物美登木、嘉兰;治高血压的罗芙木;健胃虫的槟榔;风吹楠的种子油是高寒地区坦克、汽车 发动机和石油钻探增粘降凝双效添加剂的特需润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誉为“花中之王”依兰香可制成高级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树;有天然的“水壶”、“雨伞“;会闻乐起舞、会吃蚊虫的小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

  广大茂密的森林,给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息场所,目前已知有鸟类429种,占全国鸟类总数2/3,兽类67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16%, 西双版纳鸟兽种类之多,是国内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其中被列为世界性保护动物的有亚洲象、兀鹫、印支虎、金钱豹等;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牛、羚羊、 懒猴等13种,还有许多二、三类保护动物。

  作为“旗舰物种”,亚洲象对生态环境有着不凡的意义,1977年,我国宣布亚洲象为濒危物种,并在西双版纳成立野象自然保护区。现在亚洲象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其数量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80余头发展到现在的300头左右。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也有少数分布在旁边的思茅地区。

  西双版纳还盛产橡胶,是全国第二大胶区、橡胶单产居全国之首,另外还盛产大米、多种热带水果和砂仁等珍贵药材,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绿色王国”、“南药王国”。

  到版纳旅游,有时会看到美丽的孔雀、白鹇、犀鸟在林中飞翔;有时会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漫步;有时会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奔跑……那情那景,真叫人开心,这是在其他地方难以想象得到的奇观和乐趣啊! 气候  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内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在21℃。干季从11月至翌年4月,湿季从5月至10月。终年无霜雪。 年雾日达108—146天。景洪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41.1℃,极端最低气温2.7℃,常年适于旅游观光。 西双版纳因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缘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只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则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文化 傣族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文和绚丽多采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贝叶、绵纸上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小说、诗歌等,仅用傣文写的长诗就有550馀部。《召树屯与楠木诺娜》、 《葫芦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编成电影、戏剧等,深受群众的喜爱。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动作为多类比和美化动物的举止,如流行广泛 的“孔雀舞”、“象脚鼓舞”等。

  傣族的音乐悦耳动听,除了为舞蹈伴奏外,常与诗歌相结合。雕刻、绘画也具有鲜明的特点。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 佛塔和佛寺随处可见。傣族民居──竹楼,是我国现存最典型的干栏式建筑,造型古雅别致,住在里面清凉舒爽。傣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表示勇敢、美观,亦能吸引异性的爱慕。

  景点

  著名景点有:景洪、曼飞龙佛塔、澜沧江畔、曼阁佛寺、曼景兰旅游村、依澜度假村、猛仑植物园、民族风情园、野象谷、热带作物研究所、傣族风味菜、傣族园、景洪原始森林公园、红旗水库、打洛原始森林公园、动物奇观、植物奇观、热带雨林、傣族泼水节

  知名学校

  知名学校有:云南省热带农业工程学校(原云南省农垦管理学校与原思茅热带作物研究学校合并办学),是我国规模较大,分科较全的研究热带经济作物的专业学校。

  特色餐饮

  傣味菜在云南菜系中独享盛誉,西双版纳的居民以傣族为主,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类、水产食品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版纳美食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南秘”、布朗族菜、哈尼族菜、烤肉、青苔、酸笋煮鱼(鸡)、香茅草烤鱼、香竹饭,炒蕨菜[青苔]。名称大多是游客没有听说过的,值得一尝。

  版纳美食尽在夜市,除上述特色菜外,香草烧鸡、竹筒饭、烤竹鼠、蒸青苔蛋、熟鸡肉剁生、鸭脚、竹虫、油炸牛皮、油炸猪皮、等民族风味食品应有尽有,最符合南方人的口味。在夜间,游客边品尝风味佳肴,边观赏景洪城的夜景,五颜六色的灯光会使你流连忘返。当地的香竹糯米饭,在小摊上吃竹筒饭,2-5元就可吃饱。

  如果您敢品尝昆虫,不妨考虑虫宴,除了蚱蜢、蝎子,还有蠕动的竹虫、蜜蜂幼虫等,一顿大约要120元,可供8人品尝。 傣族佛教建筑 数百年前,小乘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这里佛寺建筑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还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圣殿,佛教建筑艺术也成了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西双版纳勐泐大佛寺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东西两侧递减,交错起落。屋顶使用长方形片瓦,瓦尾钩在平形的竹制横椽之上。屋顶正脊及檐面之间的戗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种瓦饰。正脊上的那瓦饰呈火焰状,戗脊首端大多竖有凤的形象,风格独特。

  曼飞龙佛塔西侧那座开敞“布苏”(戒堂,和尚诵经、议事的场所)又是另一种式样:在重檐三面坡长方形佛寺的一侧的中堂部分处,建一样高、两檐,另一侧有端坡的大厅,两边矮一檐,各建一间人字形屋顶的房间。以上3部分联系着的地方,檐下都打通连成一整体,成了一座开敞式戒堂。

  进佛塔要经过的门亭也别具一格。在一个两重檐人字屋顶的一侧,成直角的再照样建筑一个屋顶,连接在一起组成门亭。檐下只有柱子支撑,无墙壁,四通八达,供人出进,虽属重复建筑,由于布置巧妙,更显出了傣族特殊的建筑风格。从中可以看出傣族建筑的显著特点。那就是这些建筑物没有一座是把柱子镶嵌在墙中的。

  离勐海县14公里处的景真八角亭(也是戒堂),造型独特精巧:基座作折角方形,亭子为砖木结构呈八角形。亭身有31个面,32个角,每个角都盖着缅瓦。8个亭角偏厦,自下而上,层层收缩,重叠美观,直到顶端,错落有致,结构精密,独具一格。因亭子建在景真地方,故称景真八角亭,是傣族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仿照他戴的金丝台帽“卡钟罕”建筑的。八角亭建于公元1701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景真地区的中心佛寺。在傣历每月十五和三十两日,景真地区的佛爷集中亭内,听高僧授经和商定宗教重大活动,也是和尚晋升为佛爷的场所。

  各佛寺佛殿内部由佛座、僧座和经书台3部分组成。佛座上塑的释迦牟尼像,大多是坐像,佛祖的耳朵奇特,又大又宽,成“<”形。身材瘦小,眉清目秀,双手扶膝,流露出一种神秘的气氛,使人产生对傣族历史追溯的好奇心。

  佛寺旁边或附近大多建有佛塔。佛塔主要有:缅式钟形佛塔、亭阁式佛塔、泰金刚座佛塔、八角形密檐佛塔,千姿百态。这些塔基本上由砖砌成,外敷石灰、涂料,大多是实心。景洪市曼飞龙佛塔属泰式金刚座塔。这座像拔地而起的春笋的佛塔由3位印度佛教传教士设计,傣族头人主持建造的,建于公元1204年,距今已有800来年。塔基呈梅花状,周长42.6米,主塔高16.29米,四周围绕着8座小塔,高9.1米,分布八角,塔身是多层葫芦形。每座小塔塔座里都有一个佛龛,龛里有泥塑的凤凰凌空飞翔。整座群塔洁白无瑕,秀丽无比。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人们观光的胜地。 最佳旅游时间 如果你想去西双版纳,任何时间都可以。

  西双版纳是云南省内为数不多的一个没有冬季的地方,在最冷的1月,这里的平均气温是16℃,而最热的时候,平均气温也只有28℃。这样的气温使得西双版纳是个从来没有降过雪的地方,也个是长时间处于阳光下面的地方。西双版纳一年只有旱季和雨季,所以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说法。

  11月至次年的4月到西双版纳旅行是最合适的,这段时间气温不高,也不冷,如果6—9月到西双版纳旅行就有机会尝遍那里的热带水果,真是妙不可言。5—10月进入雨季,不过这里的公路路况较好,所以还是挡不住这里的旅游旺季的到来。 特色 旅游区特色:多绿、多雾、多傣家民风、温馨和谐、原生态,与东南亚诸国有着质的区别,特有韵味。西双版纳是全国唯一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林木参天蔽日,珍禽异兽比比皆是,奇木异葩随处可见。离泰国、缅甸很近的西双版纳充满了佛风,佛塔寺庙与傣家竹楼、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派神圣景象。

  傣族泼水节

   西双版纳橄榄坝泼水节西双版纳傣族的新年,傣语称为“楞喝桑堪”或“桑堪比迈”。由于欢度新年的时候,要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泼水祝福活动,外地人都把它称为泼水节。傣历新年,不同于公历的六月。傣历六月泼水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为期三至五天。

  欢庆节日

  活动地点: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地,播放古城歌曲《纳西净地》。

  节庆特色:西双版纳傣族的新年,要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泼水祝福活动,在每年的公历四月中旬举行,泼水是傣族过年时必须举行的一项活动。

  庆祝方式:

  这天要“赶摆”(集会娱乐),人们穿戴一新,载歌载舞在赶摆上集中,放高升、放高升、划龙船、丢包,欢度佳节。 

  从前的傣历年,多以村寨为单位举行,规模 不大。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以后,各级政府已把傣历年作为一个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展示民族风情、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游客、商贾的有组织、有领导的活 动,不仅开展泼水、放高升、龙舟竞渡、放焰火、飞灯、堆沙等传统活动,还增加了文艺表演、商品展销、贸易洽谈等内容,各个公园也利用优势,开展剽牛、斗 鸡、大象表演和民俗表演、射弩等各种活动,使节日活动规模宏大,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国际友人、海外侨胞、省内外游人、商家纷至沓来,与西双版纳各族人民 一起欢度佳节,欣赏浓郁的民族风情活动,观赏当地迷人的风光,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傣历年已成为增强文化经济交流,增强友谊和民族团结的重要节日。 历史文化 泼水节传说

  民间传说,远古时候,傣族居住的地方遭受一一场灾难。夏无雨,春无风,秋无艳阳,淫雨满冬。需晴不晴,需雨不雨,四季相淆,庄稼无法种,田荒地芜,人畜遭 疫,人类面临灭顶之灾。

  那个被人们称为帕雅晚的人,见到如此光景,决心到天庭弄清原由,禀告天王英达提拉。他以4块木板作成翅膀,腾空而起,冲入天庭,将 人间遇到的灾难报告了天王英达提拉。项达提瓣闻状一查,知道是负责掌管风、雷、电、雨、晴、阴的天神捧玛点达拉乍无视捧玛乍制定的旱、雨、冷三季之规,凭借广大神通,蓄意作乱。而这个捧玛点达拉乍,法术高明,众天神均对他无可奈何。

  为惩处这个乱施淫威的天神,英达提拉装扮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到捧玛点达拉乍 家里去串姑娘。被捧玛点达拉乍长期禁闭在深宫中的7位女儿,对这位英俊伙子一见钟情。英达提拉便将捧玛点达拉乍降灾人间,使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实情相告, 7位平日已对父王心情愤懑的善良姑娘,,决心大义灭亲,拯救人类。她们天天围在父王身边撒娇,探查他的生死秘诀。面对 娇女,捧玛点达拉乍终于吐露了秘密:他不怕刀砍、箭射、也不怕火烧水淹,他怕的是自己头上的发丝。 姑娘们探得秘密之后,将自己的父亲灌得酩酊大醉,乘机 剪下他的一撮头发,制作了一张“弓赛宰”(直译为心弦弓,褛必弦弓),他们刚把弓弦对准捧玛点达拉乍的脖子,他的头颅便倏然而落。然而捧玛点达拉乍的头是 只魔头,落地喷头,火势冲天。7位姑娘见状,不顾安危扑向头颅抱于情中,魔火顿灭。为扑灭魔火,7位姑娘只好将魔头抱在怀中,不断轮换,直到头颅腐烂。姐 妹每轮换一次,便互相泼一次水冲洗身上污迹,消除遗臭。 

  捧玛点达拉乍死后,树鲁巴的麻哈捧重修历法,执掌风雨,使人间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传说,修 订的历法是由帕雅晚于傣历六月托梦给他的父亲宣布的。因此,傣族便把公布新历法的六月作为辞旧迎新的年节。人们在欢度新年时,相互泼水,以此纪忘那7位大 义灭亲的善良姑娘,并寓驱邪除污,求吉祥如意流传至今。傣历新年,一般要过三天或四天,通常称为“宛麦”、“宛恼”、“麦帕雅晚玛”。“宛麦”是辞旧岁之 日,有些类似农历的除夕。这天,人们要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品,辞旧岁迎新年。“宛恼”多数年份为一天,有时为两天,意为空日,不属于旧年报天数,也不 属于新年的天数,民间通常把“宛恼”说成是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腐烂之日。

  唱片简介:伤情王子“黑龙”继《回心转意》《七月初七》后,强势推出05全新华语大碟《西双版纳》!

  在《西双版纳》这张专辑中,黑龙无论唱法唱功,都有很大的突破,歌曲的风格也一改以往一味的“伤情”。专辑中曲风各异,融入了更加丰富的“情感元素”。专辑的最后更是为各位歌迷倾情打了“实实在在&不变情歌(串烧改编快版)”“西双版纳(的高慢嗨版)”“请别离开我(的高版)”及两首伴奏,十足回报歌迷。

  专辑中的主打《西双版纳》与《不变的情歌》,重点打造地方风情,以别具一格的民族乐器,加之黑龙对故乡及“康定”的悠悠缅怀之情,独特的风土不禁涌起心头的那阵阵思乡之情。

三、云南美食介绍特色美食?

1、宣威火腿

一提起火腿,你一看到这两个字,你就知道其中的滋味了吧。这是出产于宣威的火腿,从外表上看像是个琵琶状,然后切开看一看,里面的肉超级的多,骨头超级少。火腿的外表皮很薄,里面的肉都是粉嫩的肉,没有一点点坏肉。精瘦的粉嫩猪肉,搭配着丝丝白色的肥肉,就连里面的猪骨头也是红色的。保证你看一眼,就走不动道。

2、过桥米线这应该是一道大家都熟悉的主食,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都赞不绝口,许许多多的省份都有卖米线的,但要数正宗,可不能忘记来吃云南过桥米线。米线搭配着咸辣的佐料,配着你喜欢的各种各样的菜品和有嚼劲的肉,实在是勾起肚子里的馋虫。云南的米线油辣十足,相当带感,一碗就能让你吃得饱饱。米线嚼起来和别的省份的也不同,云南的更为滑嫩,相当有嚼劲。

3、饵块

饵块这名字只有云南有了。查查字书,五代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说“粉米蒸屑”,米是弄碎的。现在的做法是把米泡了蒸熟,上碓去舂,舂透就是饵,当然也可以用机器,但仍是米蒸为饭后做,与米先磨粉榨出的米线、蒸成的卷粉都不同。饵的原料是饭米为主,若是糯米做,是糍粑”,米磨粉做,年糕,有别于饵。

4、大理砂锅鱼

这是一道相当硬的菜了,不仅好吃,还有蛮多的营养,吃完之后,保证你的舌头和身体都超棒,让你感觉到什么叫做青春的力量。砂锅鱼的锅和鱼都有着严格的限制,锅是本地出产的精品砂锅,鱼呢,是从本地海里捕出来的鱼,可以说是很有云南色彩了。白嫩鱼肉搭配着精致的配料实在是勾人舌头。等这道菜上来了,你就可以看到一个超大的容器,汤里咕咚咕咚的翻滚着,砂锅里的鱼肉相当雪白,配着红色的辣椒、绿色的香菜,让人口水直流。趁热吃一块鱼肉,香嫩鲜美,可以说是难得一遇的美味了。

5、野生菌

5月至10月是云南各种野生菌的生长期,此时到云南旅游的话,千万不要错过吃菌类菜的机会。干巴菌、鸡枞、牛肝菌、青头菌、奶油菌都是唯美佳品,红烧鸡枞菌和野生菌火锅更是不能错过的佳品

四、云南苍山十大特色美食?

烂饭

临沧传统美食,糯滑鲜香、独具特色。

NO.2:酸肉

临沧特色美食,口感筋道、味道微酸。

NO.3:粑粑卷

临沧传统小吃,味道香浓、风味独特。

NO.4:凤庆腊肉

临沧特色美食,浓香爽口,非常鲜美。

NO.5:毫崩

临沧特色美食,口感香脆、油而不腻

NO.6:鸡肉米线

临沧特色美食,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NO.7:酸扒菜

临沧传统美食,酸爽可口,非常开胃。

NO.8:火腿木瓜鸡

临沧特色美食,酸鲜可口、回味无穷。

NO.9:牛干巴

临沧传统小吃,味道香美、嚼劲十足。

NO.10:红茶烧肉

临沧特色美食,酥烂滑润、浓香可口。

五、云南傣族十大特色美食?

01

手抓饭

巨大的芭蕉叶上摆放着各种美食,水果和五花肉可以一起下肚,辣酱和甜糯的紫米饭搭配也很神奇,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抓起什么!让人大呼过瘾!

02

香茅草烤鱼

香茅草是生长在亚热带的一种茅草香料,天然含柠檬香味,和胃通气、醒脑提神,把香茅草捆绑在鱼身上,腌制过的鱼肉加上香气扑鼻的香茅草,单单是气味就让人欲罢不能。

03

菠萝饭

菠萝饭分甜、咸两种。甜口的菠萝饭常用紫糯米做成,紫糯米用水浸泡七至八小时,菠萝顶部切盖,掏去菠萝果肉,菠萝果肉切丁与泡好的紫糯米混合,有时也加入少许葡萄干,放入菠萝容器内,把切去的盖盖上,放到甑锅里蒸熟,整个菠萝散发出迷人的香气。糯米香与菠萝香融合得天衣无缝,味道香甜,别具风味。

咸口的菠萝饭则用香米做成,菠萝剜去果肉后切丁,与胡萝卜、玉米、青豆、虾仁、蒸熟的香米饭同炒,不用放鸡精、味精一类调味料,就已经散发出一股清新的鲜香!炒好的米饭盛入菠萝中,好吃又好看。

04

傣味烤鸡

傣味烤鸡,又称为勐海烤鸡,是勐海当地的特色美食,整鸡配上特有的傣味香料烤制,色泽金黄,外酥里嫩,肉质鲜嫩清甜、香而不腻,配合秘制辣椒粉蘸料,更是香辣美味!食用时直接用手撕着吃,口感更是风味十足。烤鸡习俗在傣族饮食文化里源远流长,是传统傣家烤制菜系里最具特色的菜品,从传统傣家宴席到街头小吃,到处都有烤鸡的踪影。

05

香竹糯米饭

香竹饭用的竹子本身会散发香味,晶莹柔软的米粒弥漫着香味,让人口生津液,胃口大开,这也是傣族人每天必吃的主食之一。香竹饭软而细腻,香气扑鼻,身影出现在西双版纳的大街小巷,方圆几里都能闻到香竹饭的香气,飘香四溢真的是很诱人呢。无论是游客还是本地人,都忍不住为这一筒香饭驻足。

06

包烧

以芭蕉叶或柊叶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蕉叶独有的香味清新诱人,不管是什么食材,都能与之完美交融。包烧牛肉,包烧五花肉,包烧野生菌,包烧野菜……每一种食材在经历包烧烹饪后,都散发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自然香气。

07

舂鸡脚

品尝到人生中第一口舂鸡脚的时候,相信没有人能逃出一盘吃光还觉得不过瘾的魔咒!鸡脚煮熟,与西红柿、胡萝卜、洋葱、青柠檬、小米椒、豇豆、大芫荽、大蒜等调味料一同放入石臼中舂捣,鸡脚骨肉分离,香料的汁液充分浸入鸡脚中,酸辣鲜香,十分入味!食用前再撒上一把炒过的花生碎,画龙点睛似的将整道菜的香味都勾了出来。夏季吃上一份舂鸡脚,暑气瞬间就被击得粉碎。

08

油炸青苔

油炸青苔是傣族特别传统的一道美食,傣族人把江河中的青苔采集洗净,然后煎黄,吃起来又香又脆,还能清凉解毒,如果去到西双版纳的话一定要试试。

09

炸牛皮

炸牛皮是西双版纳的傣族特色佐酒佳肴,其口感泡脆,蘸番茄酱吃,辛香回甜,独具风味。不过要注意,这里蘸的番茄酱可不是我们平时吃薯条蘸的番茄酱,而是用新鲜番茄、大蒜、柠檬、小米辣椒自制的酱料,口感酸辣爽口,本地称为“番茄喃咪”。如果到西双版纳游玩,小酌一杯,搭配炸牛皮就口,十分惬意。

10

傣味酸笋鸡

酸笋鸡是来西双版纳旅游必吃的一道美味佳肴,鸡以岁鸡为上,笋以陈年笋为佳。鸡肉切块后爆炒,适时加入酸笋、草果、胡椒、砂仁、蒜、姜等配料,再加水文火慢炖。酸笋鸡汤汁清香,酸饴适口,回味悠绵,酸笋独特的味道为鸡肉增添了无穷风味。除了炖鸡,酸笋炒牛肉、酸笋煮鱼也非常可口。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酸笋的味道,如果你热爱螺蛳粉,那一定不能错过这碗同样“酸臭”的酸笋鸡。

六、西双版纳特色美食?

西双版纳特色小吃比较多,主要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菠萝紫米饭。菠萝紫米饭也是具有傣族特色的糯米制食品,首先要将紫糯米浸泡7~8个小时,将菠萝顶端切一个盖,掏去菠萝心,放入紫糯米,盖上菠萝盖后放到甄锅里煮,闻到香味后,即可开盖食用,味道有点甜,且有补血润肺的功效。

2、香茅草烤鱼。香茅草烤鱼是一道傣族风味菜。将洗净的鱼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然后置于火上烧烤,并抹上适量的猪油,烤时香气四溢,烤出来的鱼香味扑鼻,鱼肉酥脆、味道鲜美独特。

3、喃咪。喃咪是傣语,汉语就是酱的意思。喃咪的种类有很多,番茄喃咪、花生喃咪,甚至还有螃蟹喃咪。通常情况下,喃咪与一些煎炸食物一起食用,再加上当地特产的一种小酸果。

4、卵石鲜鱼汤。卵石鲜鱼汤是布朗族的特色菜。鱼汤鲜美味甜,而且具有烧石的香味。将河中的卵石取来洗净,放到火塘中烧红,将烧红的卵石一个接一个地放入盛有清水和鲜鱼的锅内,直至使水沸腾,然后又将烧红的盐块放入,鲜鱼汤便烧成了。

5、香竹饭。香竹饭是具有浓郁傣家特色的名吃,把米饭放在竹筒里用火烘烤而成,又称竹筒饭。将香竹的竹节砍下作底,泡过的糯米放进竹筒,用芭蕉叶塞住。先用水浸泡15分钟后,再放在火上烤或者埋进火灰里焐。

6、酸笋煮鱼。酸笋煮鱼是傣族的一道名菜。酸笋采用的是夏天破土而出的嫩竹,去外壳切成丝,加入盐巴、辣子等腌成酸味。将酸笋在油锅上微炒片刻,放入适量的水做汤,水开后再加入洗净切成块状的鱼肉,煮熟即可食用。

7、芭蕉花炒肉。西双版纳有许多可食用的花,比较出名的有芭蕉花,有着一股特有的清香,可做出五花八门的菜式,包烧,煮,蒸,炒等等。

8、牛干巴。牛干巴在云南是常见的一种牛肉腌制食品,它便于携带和保存,吃法很多,油炸、水煮、凉拌皆可。

七、云南西双版纳有什么值得品尝的特色美食推荐?

1、香茅草烤鱼(出了版纳,别的地方没有香茅草,确实有特殊的香气)

2、菠萝饭(地道的菠萝饭,菠萝的香气、丰富的口感令人难忘,但是不容易吃到很好的)

3、夜市里面有各种小吃,可以自己尝试,一定要去逛逛夜市,吃一下烧烤,版纳的魅力在夜间绽放

八、云南西双版纳十大农场?

西双版纳目前有十大农场,分别属于西双版纳的三个县市,在景洪市的主要有五个,分别是:国有景洪农场、国有东风农场、国有橄榄坝农场、国有勐养农场、国有大渡岗农场。

勐海县有一个:国有黎明农场。勐腊县有四个,分别是:国有勐捧农场、国有勐腊农场、国有勐满农场、国有勐醒农场。

这十大农场主要以种植橡胶经济作物为主,个别的种植茶叶、水稻。

农场工人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七十年代军人及湖南支边的后代及云南思普一带支边的后人为主,间或一些全国其它地方及少量的知青。

九、西双版纳有什么特色美食?

1、菠萝紫米饭。菠萝紫米饭也是具有傣族特色的糯米制食品,首先要将紫糯米浸泡7~8个小时,将菠萝顶端切一个盖,掏去菠萝心,放入紫糯米,盖上菠萝盖后放到甄锅里煮,闻到香味后,即可开盖食用,味道有点甜,且有补血润肺的功效。

2、香茅草烤鱼。香茅草烤鱼是一道傣族风味菜。将洗净的鱼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然后置于火上烧烤,并抹上适量的猪油,烤时香气四溢,烤出来的鱼香味扑鼻,鱼肉酥脆、味道鲜美独特。

3、喃咪。喃咪是傣语,汉语就是酱的意思。喃咪的种类有很多,番茄喃咪、花生喃咪,甚至还有螃蟹喃咪。通常情况下,喃咪与一些煎炸食物一起食用,再加上当地特产的一种小酸果。

4、卵石鲜鱼汤。卵石鲜鱼汤是布朗族的特色菜。鱼汤鲜美味甜,而且具有烧石的香味。将河中的卵石取来洗净,放到火塘中烧红,将烧红的卵石一个接一个地放入盛有清水和鲜鱼的锅内,直至使水沸腾,然后又将烧红的盐块放入,鲜鱼汤便烧成了。

5、香竹饭。香竹饭是具有浓郁傣家特色的名吃,把米饭放在竹筒里用火烘烤而成,又称竹筒饭。将香竹的竹节砍下作底,泡过的糯米放进竹筒,用芭蕉叶塞住。先用水浸泡15分钟后,再放在火上烤或者埋进火灰里焐。

十、云南的特色美食介绍

云南的特色美食介绍

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这里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菜肴。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云南的特色美食。

1. 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最有名的传统美食之一。虽然现在也能在其他城市找到过桥米线,但在云南吃到的过桥米线才是最正宗的。传统的过桥米线是由鸡汤、米线、各种蔬菜和肉类组成的。将热腾腾的鸡汤倒在碗里,再将米线、蔬菜和肉类放入鸡汤中烫熟,最后加入适量的辣椒油和其他调料。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过桥米线,满口的鲜香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2. 火把节烤全羊

火把节是云南彝族的传统节日,而烤全羊是火把节的必备美食。火把节期间,人们将全羊放在铁架上,以火把烤熟。烤制的全羊皮脆肉嫩,外焦里嫩,香味扑鼻,吃起来鲜美可口。每逢火把节,云南的街头巷尾弥漫着烤全羊的香味,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

3. 迪庆烤鸡

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的一个地区,这里的迪庆烤鸡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迪庆烤鸡选用当地的土鸡,用特殊的调料腌制后再烤制而成。烤鸡皮脆肉嫩,鲜美可口。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份热腾腾的迪庆烤鸡,暖意十足。

4. 水煮鱼

水煮鱼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川菜之一。水煮鱼选用新鲜的鱼肉,加入豆瓣酱、花椒、辣椒等调料,经过巧妙的烹饪技巧制作而成。水煮鱼以麻辣闻名,麻辣的口感令人难以忘怀。入口绵软的鱼肉搭配麻辣的调味汁,给人一种辣中带香的美妙感觉。

5. 丽江古镇酸饵豆花

丽江古镇是云南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而丽江古镇酸饵豆花是当地的特色小吃。酸饵豆花是用豆腐花配以酸饵制作而成的。豆花细嫩滑润,酸饵酸甜适口,两者的搭配独具风味。无论是在丽江古镇逛街游玩,还是品尝当地美食,都不能错过这道美味的酸饵豆花。

总结

云南的特色美食丰富多样,无论是过桥米线、火把节烤全羊,还是迪庆烤鸡、水煮鱼,或是丽江古镇酸饵豆花,都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这些特色美食不仅体现了云南的地方特色,也是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体现。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都可以在云南的美食世界中尽情品味,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和满足。